熱門關鍵詞: 安徽省著名商標申請 科技項目申報中心 企業研發中心申報 新產品鑒定中心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
近年來,國家大力強調科技與創新,但在經濟新常態下,高新技術企業依然面臨融資難的問題。例如高科技企業普遍采用輕資產模式,在向銀行貸款時,往往會面臨抵押物不足的難題。
同時,投資者不是高新技術專家。在一項美國VC圈展開的300人大調查中,50% 的投資人承認,如果一項技術他們看不懂就不會投。還需注意的是,投資人與企業是雙向選擇,時而相愛時而相殺。要獲得融資,也要選擇合適的投資人。
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采取不同的融資策略,因為不同發展階段有相應的特點,具體為:
1、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通過申請擔保貼息貸款來予以融資
目前,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最高可上浮基準利率的70%,而且一般銀行需要有充足的有形資產做抵押,這對缺乏有形資產、卻不乏無形資產的創新企業而言的確是銀行門檻太高。但有效利用各地出臺的擔保貼息貸款就可有效越過這一屏障。采取這種方式融資還需考慮如下問題:
(1)籌資成本、時效、難易程度、利與弊
前期申請費用主要包括有信用評級費2000-5000元、注冊會計審計費2000元/份(如果自有注冊會計師可節省),約合2000-11000元。申請效率依據申請企業的自身素質有所區別(由提交文件的長短產生),一般在15日至60日間,相對于申請基金而言準備的材料要求不高,準備較容易。優勢在于比其他民間資本貸款和正常銀行貸款所需的資金成本低;而且,可以建立與擔保公司、銀行、信用評級機構的聯系,增加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此外,通過財務杠桿和節稅效應可有效提升公司價值。劣勢在于,企業運用資金的項目贏利大小如果不能覆蓋利息支出,則會侵蝕股權收益,而且一旦項目失敗可能導致企業破產。此外,如果不能通過前期信用評級階段,也會使前期投入打水漂。
(2)適合對象
從銀行、擔保公司和信用評級的角度出發,公司能正常贏利是企業的最低入門檻,而且一般要求企業有二年的運營記錄,公司業務較穩定,有很高的現金流,資產收益率比貸款利率高,息稅前的收入至少是利息的2倍,而且資產負債率要低、公司管理科學、項目產品有銷路,貸款的用途主要用于市場推廣、進貨等流動資金的運作,而不支持長期的產品開發、研究。因此,處于種子階段、開發階段和收入階段的企業很難獲得青睞,只有處于贏利階段和高成長階段的企業才有資格享用政府提供的這份厚禮。
2、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以通過股權融資——私募來融資
在公司制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股權融資的概念并不陌生,但高科技企業要爭取除親戚、朋友、熟悉的機構以外的投資還會遇到一個很難攻克的堡壘——私募。私募需要一系列專業化的運作,不僅要準備高質量的創業計劃書和招股說明書,而且要有能接近風險投資者、創業投資家的途徑,要有鼓動力、說服力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后才是在正確認識自身價值的基礎上引導投資者進行資本投入。由于創業企業風險性高,風險投資家一般需要有很高的回報率,例如三至五年至少能收割相當于成本的利潤。此時就不得不注意以下問題:
(1)籌資成本、時效、難易程度、利與弊
由于一般企業很難準備出色的創業計劃書等專業文件,并且不清楚吸引風險投資家的流程,也沒有接近他們的渠道,因此,私募主要依靠專業的投資銀行或中介機構從中操作,導致前期費用很高,約5至10萬元。在效率方面,一般在半年內獲得資本進入就算步伐較快。因此股權融資是三種融資方案中最難的。股權融資優勢主要表現在:由于股權融資吸納的是權益資本,因此公司股本返還甚至股息支出壓力小,增強了公司抗風險的能力,如果能吸引擁有特定資源的戰略投資者,還可通過利用戰略投資者的管理優勢、市場渠道優勢、政府關系優勢、甚至技術優勢產生協同效應,迅速壯大自身實力,更快地實現IPO或成為國內知名的大公司。股權融資的風險或劣勢在于:因為股份稀釋可能失去公司的控制權、一部分收益權,甚至發生在公司戰略和經營目標、經營手法上與新股東有重大分歧而導致公司經營困難,以至分裂。
(2)適合對象
股權融資適用于任一發展階段的企業,但從私募的特點和要求看,處于種子階段、開發階段和收入階段的高科技企業在互聯網的泡沫破滅之后,很難吸引風險投資家的注意。當然如果能擁有出色的和穩定的技術和管理團隊,擁有能凝聚人心的激勵機制,能證明商業模式的先進性和可行性的項目也可以嘗試向風險投資家推銷商業計劃書。
不過公司此時的要價籌碼不高,因為市場前景不清,技術成熟度欠佳,無形資產價值無從體現。而處于贏利階段和高成長階段的高科技企業則最能吸引投資家眼球,尤其是那些市場前景好、回報率高的項目。
這時公司的無形資產已通過產品的市場銷售被證明是有附加價值的,也是無形資產最大化的時機,公司不僅有概念而且有實實在在的經營業績支撐,使公司可用最小的股份贏得風險投資家最大的投入,風險投資家也因公司前景明朗就可犧牲部分利益換取穩定、可靠的回報。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的類型也越來越多,很多已然涉獵到科技產業,但是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撐,而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較而言其資金來源較少,而且融資時也將遇到些許困難,但企業也不能為尋求發展而盲目選擇融資渠道,只有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才是最好的融資渠道。
咨詢熱線
400-0507-580